印刷設計的版面設計七大要素之四版式
版式
版式設計就是在版面上將有限的視覺元素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將理性思維個性化地表現出來,是一種具有個人風格和藝術特色的視覺傳送方式。在傳達信息的同時,也產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設計的範圍涉及報紙、刊物、書籍(畫冊)、產品樣本、掛歷招貼畫、唱片封套等出版物設計的各個領域。
①思想性與單一性。
排版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傳播信息。一個成功的排版設計,首先必須明確客戶的目的,並深入瞭解、觀察、研究與設計有關的方方面面。在設計開始時向責任編輯進行簡要的咨詢有助於設計能夠順利進行。版面離不開內容,更要體現內容的主題思想,用以增強讀者的註目力與理解力。只有做到主題鮮明突出,一目瞭然,才能達到版面構成的最終目標。
②藝術性與裝飾性。
為了使排版設計更好地為版面內容服務要尋求合乎情理的版面視覺語言,最佳地體現訴求。構思立意是設計的第一步,也是設計作品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主題明確後,版面構圖佈局和表現形式等則成為版面設計藝術的核心,也是一個艱難的創作過程,使版面達到意新、形美、變化而又統一,並具有審美情趣。排版設計是對設計者的思想境界、藝術修養、技術知識的全面檢驗。版面的裝飾因素是由文字、圖形、色彩等通過點、線面的組合與排列構成的,並採用誇張、比喻、象徵的手法來體現視覺效果,既美化了版面,又提高了傳達信息的功能。裝飾是運用審美特徵構造出來的。不同類型的版面的信息具有不同方式的裝飾形式,它不僅起著排除其他、突出版面信息的作用,而且又能使讀者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③趣味性。
排版設計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的情趣。這是種活潑性的版面視覺語言。如果版面本來就沒有多少精彩的內容,就要靠製造趣味取勝,這也是在構思中調動了藝術手段所起的作用。版面充滿趣味性,使圖書的內容如虎添翼,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字內容更吸引人、打動人。趣味性可採用寓意、幽默和抒情等表現手法來獲得。
④獨創性。
獨創實質上是突出個性化特徵。鮮明的個性是排版設計的創意靈魂。如果版面單一化、概念化,所有的圖書的版面雷同,大同小異,人雲亦雲,那就不可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更談不上出奇制勝。因此,要敢於思考,敢於別出心裁,敢於獨樹幟,在排版設計中多一點個性而少一些共性,多一點獨創性而少點一般性,才能贏得讀者的青睞。
⑤整體性。
排版設計是傳播信息的橋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須符合主題的思想內容,這是排版設計的根基。只講表現形式而忽略內容,或只求內容而缺乏藝術表現,版面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與內容合理地統一,強化整體佈局,才能取得版面構成中獨特的社會和藝術價值,才能解決設計應說什麽、對誰說和怎樣說的問題。
⑥協調性。
版面的協調性就是強化版面各種編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結構以及色彩上的關聯性。通過版面的文字、圖像之間的整體組合與協調性的編排,使版面具有秩序美、條理美,從而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

版面設計要講究形式與原理。美的形式原理存在於圖書設計的各個方面。好的版面設計必須遵循這些形式原理,將美融匯於設計中。形式原理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通常情況下,這些形式和原理是既對立又統一地共存於一個版面之中的。
①重復與交錯。
重復指的是在排版設計中不斷重復使用的基本形或線,它們的形狀、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復使設計產生安定、整齊、規律的統一。但重復構成的視覺感受有時容易顯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變化,因此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錯與重疊,打破版面呆板、平淡的格局。
②節奏與韻律。
這來自於音樂概念,為現代排版設計所吸收。節奏是按照一定的條理、秩序、重復連續地排列而形成的一種律動形式。它有等距離的連續,也有漸變、大小、長短、明暗、形狀、高低等的排列構成。在節奏中註入美的因素和情感,也就是個性化,就有了韻律,韻律就好比是音樂中的旋律,不但有節奏更有情調,它能增強版面的感染力,開闊藝術的表現力。
③對稱與均衡。
兩個同一形的並列與均齊,實際上就是最簡單的對稱形式。對稱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對稱的形式有:以中軸線為軸心的左右對稱;以水平線為基準的上下對稱;以對稱點為源的放射對稱;以對稱面出發的反轉形式。其特點是穩定、莊嚴、整齊、有序、安寧、沉靜。
④對比與調和。
對比是差異性的強調,對比的因素存在於相同或相異的性質之間。也就是讓相對的兩要素在互相比較之下產生大小、明暗、黑白、強弱、粗細、疏密、高低、遠近、硬軟、直曲、濃淡、動靜、銳鈍、輕重的對比,對比的最基本要素是顯示主從關系和統一變化的效果。而調和是指適合、舒適、安定、統一,是近似性的強調,使兩者或兩者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對比與調和是相輔相成的。在版面構成中,一般說來,總的版面要調和,局部版面宜對比。
⑤比例與適度。
比例是形的整體與部分以及部分與部分之間數量的一種比率。比例又是一種用幾何語言和數比詞匯表現現代生活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抽象藝術形式。成功的排版設計首先取決於良好的比例,常見的有等差數列、等比數列、黃金比等。黃金比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諧,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產生相互聯系。適度是版面的整體與局部與人的生理或習性的某些特定標準之間的大小關系,也就是排版要從視覺上適合讀者的視覺心理。比例與適度,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新感覺。
⑥變異與秩序。
變異是規律的突破,是一種在整體效果中的局部突變。這一突變之異,往往就是整個版面最具動感、最引人關註的焦點,也是其含義延伸或轉折的始端,變異的形式有規律的轉移、規律的變異,可依據大小、方向、形狀的不同來構成特異效果。秩序是排版設計的靈魂:它是一種組織美的編排,能體現版面的科學性和條理性。由於版面是由文字、圖形、線條等組成,尤其要求版面具有清晰明瞭的視覺秩序美。構成秩序美的原理有對稱、均衡、比例、韻律、多樣統一等。在秩序美中融入變異之構成,可使版面獲得一種活動的效果
⑦虛實與留白。
中國傳統美學上有“計白守黑”這一說法,這是說,雖然編排的內容是“黑”,也就是實體,斤斤計較的卻是虛實的“白”,也就是空白、細弱的文字、淡淡的圖形或淺淺的顏色。這要根據內容而定。留白則是版面中未放置任何圖文的空間,它是“虛”的特殊表現手法。其形式、大小、比例決定著版面的質量。留白的感覺是一種輕松,最大的作用是引起讀者的註意。在排版設計中,巧妙地留白,講究空白之美,可以更好地襯托主題,集中視線,產生版面的空間層次。
⑧變化與統一。
變化與統一是形式美的總法則,是對立統一規律在版面構成上的應用。兩者的完美結合是版面構成的最根本要求,也是藝術表現力的因素之一。變化是一種智慧、想象的表現是強調種種因素中的差異性方面。變化造成視覺上的跳躍。統一是強調物質和形式中種種因素的一致性方面,最能使版面達到統一的方法是保持版面的構成要素要少一些,而組合的形式卻要豐富些。
統一的手法可借助均衡、調和、秩序等形式法則。版式具體到書籍和報紙的排版,就是版面佈局,是圖文間的相互關系。即使沒有圖像,文字的排版也有很深的學問。
一般來說,圖書的內頁佈局一般比較簡單,內頁採用一欄式版面佈局。對於雜志,可以採用雙欄或三欄。這不僅可以是等分的兩欄式、三欄式多欄式,也可以是不等分的兩欄式、三欄式、多欄式等,而作為報紙來說,欄數就多了。一般都採用三欄以上的佈局。這樣的版面布局就非常靈活。

印刷設計的版面設計七大要素之四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