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管理的概念和應用
色彩管理是指運用軟、硬件結合的方法,在生產系統中自動統地管理和調整顏色,以保證在整個過程中顏色的一致性。在出版印刷中,色彩管理就是使原稿獲取處理之後的顏色到印刷出成品的整個印刷工藝過程中保持一致。
通過色彩管理,實現不同輸入設備(包括各種掃描儀、數字照相機、 Photo CD等)間的色彩匹配;實現不同輸出設備(包括彩色打印機、數字打樣機、數字印刷機常規印刷機等)間的色彩匹配;實現不同顯示器顯示顏色的一致性,並使顯示器能夠準確預示輸出的成品顏色;最終實現從掃描到輸出的高質量色彩匹配。
色彩管理的目的是要實現所見即所得。
1. ICC
ICC( 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n)國際色彩聯盟於1993年成立,發起的公司有 Adobe、蘋果、微軟、 Silicon Graphics、Sun和Taligent六家為色彩管理提供平臺的廠家和愛克發和柯達兩家關心開放標準的實用色彩管理廠家。現在ICC除了發起公司外還有61家會員公司和3家榮譽會員。這些公司都是在相關色彩領域舉足輕重的公司,原來各搞各的標準,於是市面上的系統大都不能相兼容,制約了各公司產品的推廣和相關技術的發展。有鑒於此,這些公司組織了ICC聯盟,決定創立一個開放的、通用的、跨平臺的、標準的色彩管理系統,應用這個標準的色彩管理系統可以使得各家的產品在各個領域應用時可以互相協調。這個標準的色彩管理系統經過1sO的認證成為色彩管理的國際標準。
這個標準的色彩管理系統的核心是 ICC Profile,稱為色彩特性文件。ICC色彩特性文件簡單來說就是某一彩色設備的色彩特性描述的文件,它表示了這一特定設備的色彩描述方式與標準色彩空間的對應關系。IC色彩特性文件有7種,分別是輸人、輸出、顯示、驅動連接、色彩空間轉換、專色和絕對色彩特性文件,通常我們只能遇到前三種。輸入ICC色彩特性文件是給掃描儀和數碼相機用的,輸出ICC色彩特性文件是給打印機和膠片記錄儀用的,顯示ICC色彩特性文件是給各種顯示器(包括LCD和CRT)顯示用的。
2. ICC Profile和色彩復制
台設備的ICC色彩特性文件就是這台設備的色彩描述與標準色彩空間色彩描述方式的一種對應關系,不同的設備之間對於色彩的描述通過標準顏色空間和這些設備的ICC色彩特性文件聯系起來。但是僅僅這樣,還是不能將一臺設備的色彩完全和另一臺設備的色彩對應起來,因為這兩台設備各自的所有顏色在標準顏色空間上的色域範圍不同。
為了保證原稿的質量,需要用復製品的色域完全覆蓋被復製品的色域。復製品的色域比原稿的色域多出的部分在復制時用不到,但是復製品的色域比原稿的色域少的部分就要規定復制的方法,使這兩個色域相同。
通常的做法有兩種,一是比例壓縮,把原稿的所有顏色等比例壓縮到復製品的色域內,這種方法保證了原稿的顏色的對比和層次,但是不保證顏色的準確;第二種方法是邊界壓縮,將復製品色域外的原稿的顏色壓縮到復製品色域的邊界上,色域內的顏色保持不變,這種方法保證了常見中性顏色的準確復制,但是極限顏色有並級現象。
顯示設備常見有兩種,CRT(陰極射線管類的顯示器)和LCD(液晶顯示器),顯示的顏色是由RGB三種光疊加產生的;輸入設備種類繁多,主要是掃描儀和數碼相機,不論是採用CCD、CMOS還是光電倍增管的方式獲取顏色,這些獲取顏色的部件是RGB的,這些在軟件中源圖標準是RGB的文件通常對應RGB源ICC色彩特性文件。
一般在數碼打樣軟件中RGB源ICC色彩特性文件選用的是國際標準的RBG空間對應的ICC色彩特性文件,但是不排除特殊情況使用客戶特定設備的ICC色彩特性文件。一般只使用標準的RGB源ICC色彩特性文件,並且在使用 Photoshop處理圖像時使用Photoshop的 Color Match RGB色彩空間工作,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有很好的掃描儀,印刷廠也無法建立準確的RCB源ICC色彩
特性文件去處理圖像
在一般印刷中要對所使用的輸出設備建立CMYK的1CC色彩特性文件,用於數碼打樣的噴繪設備品牌眾多,所使用的墨水千差萬別,不像顯示器的熒光粉或者是掃描儀的CCD都是差不多的。在數碼打樣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建立印刷的源CC色彩特性文件。由於在印刷工藝中色彩復制的環節眾多,控制起來不容易,再加上印刷機速度快,開機成本高,因此取樣是很困難的,要監控印刷機段時間內的工作狀態,對印刷機不同時間不同印量下印出的印刷品進行分析,得出印刷機的動態範圍,然後根據嚴格工藝條件下多次在不同環境印出的標準樣張進行分析,才能得到一個標準的印刷用CMYK源ICC色彩特性文件。
有了這個標準的CMYK源ICC色彩特性文件,才能使色彩還原逼真,層次分明,適用於多種印刷品,滿足多種印刷條件和環境的特點。作為印刷廠,當然想要建立每一臺印刷機的色彩特性文件,由於影響的因素太多,在現實條件下幾乎是無法做到的。
首先是標準的確立,以哪一個結果為標準在這種情況下無法達成統一意見。即使有了標準,也必須遵循數碼打樣先與標準接近,印刷再與打樣接近的過程去接近標準。因為印刷本身變化的動態範圍早就超過了標準所允許的範圍,而標準又不能覆蓋所有原稿,所以要使用數碼打樣作為中間媒介。
建立數碼打樣設備的ICC色彩特性文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先對設備進行線性化,保證設備輸出時的最大密度、中性灰、階調接近印刷,同時保證設備的墨量不至於堆墨。然後打印出標準色塊供測色設備讀取,再利用ICC色彩特性文件生成器生成ICC色彩特性文件,最後對結果進行微調,得到最終的輸出設備的ICC色彩特性文件。
建立ICC色彩特性文件的整個系統會存在誤差,主要是指測色設備的誤差問題,由於測色設備的取色環境與觀察樣品的環境是有差別的,根據測色設備的物理精度,大概可以估算出只使用設備測色進行色彩復制時的差別大約在4%(其中分光光度計本身的誤差在1%-2%)。而人眼是可以準確對比出1%以下的色彩差別,因此雖然採用了色彩管理,實際上對色彩一致性做到了一定的控制,因此作為出版社和印刷廠在驗收印刷品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容差完全做到色彩一致,本身是不可能的。
印刷色彩管理的概念和應用